







| 包含空间 | 公共办公区,独立办公区,会议室,休息区 |
| 案例简介 | 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,一处 1600 平的新媒体办公室以现代简约为骨、活力创意为魂,通过工装设计的巧思,将功能性与美学价值深度融合,为新媒体行业打造出 “开放协作、创意迸发、人文关怀” 的办公生态。 |
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,一处 1600 平的新媒体办公室以现代简约为骨、活力创意为魂,通过工装设计的巧思,将功能性与美学价值深度融合,为新媒体行业打造出 “开放协作、创意迸发、人文关怀” 的办公生态。
新媒体行业对 “协作性、创意性、时效性” 的需求,在空间设计中被拆解为四大核心功能区,彼此独立又联动。会议室是创意碰撞的核心场域。多色墙面拼接不仅划分出独立会议空间,更通过色彩心理学激活团队思维;长形会议桌与可移动办公椅的组合,可灵活适配 “头脑风暴会、项目评审会、客户沟通会” 等不同规模的会议需求;整面白板墙与吊装投影仪的配置,让策划方案的推导、画面分镜的梳理、数据报告的演示都能高效落地,成为新媒体内容从构思到执行的 “决策枢纽”。
公共休闲区是创意沉淀与社交的 “能量场”。以 “色彩碰撞 + 灵活布局” 打破传统办公的沉闷:红、黄、蓝、粉等亮色座椅如同新媒体平台的多元内容,充满视觉张力;弧形布艺沙发与木质小桌的组合,既适合员工在忙碌间隙休憩放松,也能成为小型创意工坊的临时场地;大落地窗引入的充足自然光与城市景观,让员工在灵感枯竭时能借由环境触发新想法,完美契合新媒体行业 “灵感碎片化、创意即时性” 的特点。
开放办公区是内容生产的 “主力阵地”。“极简白 + 浅灰” 的色调基底,营造出整洁、通透的工作氛围,让员工能快速聚焦于内容创作;统一风格的办公桌椅与模块化布局,既保障了团队协作的便利性,又通过蓝色隔断与桌面绿植的点缀,在开放空间中构建出 “半私密” 的个人工作域,满足 “团队脑暴 + 独立撰稿 ” 的双重需求;人体工学椅的配置则体现了对新媒体从业者 “长时间伏案工作” 的关怀,从硬件层面减少身体疲劳,提升创作效能。
洽谈区是品牌形象的 “展示窗口”。以沉稳的蓝、灰色为主色调,搭配艺术感十足的新媒体主题海报与大型绿植,既传递出新媒体企业的专业度,又展现出创意属性;舒适的布艺洽谈椅与设计感茶几的组合,让客户在沟通品牌推广、内容定制等合作时,能直观感受到企业的审美力与执行力,成为业务拓展的 “隐形助力”。
视觉美学则成为企业品牌的 “隐形名片”:艺术感海报、色彩搭配、材质组合,传递出新媒体企业的 “创新力” 与 “审美力”,既契合行业对 “创意性” 的认知,也能在客户拜访、人才招聘中展现企业的文化品位,为品牌价值加分。
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的这处工装设计里,1600 平的新媒体办公室不再是简单的 “工作容器”,而是成为了驱动业务增长、激发创意活力、凝聚团队文化的 “战略资产”。它以现代工装的专业度,适配新媒体行业的特殊性,最终实现了 “空间效能与品牌价值” 的双向提升。



